学术报告 | 李吉林卓越教师报告会顺利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4-05-30



在第四届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颁奖典礼暨“李吉林卓越教师报告会”上,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丁伟、第四届“李吉林卓越教师支持计划”的五位入选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特邀专家报告和五场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王美主持报告会。






专家特邀报告


丁伟,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长期跟随李吉林老师进行情境教育研究与推广,在《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曾获江苏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课评比特等奖并李吉林语文教学奖。

特邀报告:《李吉林老师的情境人生》

丁伟老师从1996年参加工作就跟随李吉林老师,报告会上她通过珍贵的照片和丰富的史料,展现了李吉林老师充满“真、情、思、美”的情境人生,指出李吉林老师毕其一生扎根南通师范二附小一所学校,钟情情境教育一个课题,专注小学教师这一个身份,是一位心有大爱、行有大德的教师典范。李老师之“真”在于“不失其赤子之心”,从儿童的真实学习出发进行真研究,遵循儿童学习规律使得情境教育具有了前瞻性;李老师之“情”在于其“心怀天下之大爱”,她始终觉得做一个小学老师是美好的人生、富有诗意的篇章,把对祖国、对儿童的爱化作了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动力;李老师之“思”可谓“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她将自己的治学方略概括为“学、思、行、著”,实践伴随着思考,思考创新着实践,创建了情境教育的思想大厦;李老师之“美”可谓“众里寻她千百度”,情境教育以美唤情,以情激智,情智融合。“真、美、情、思”不仅仅是李吉林老师对教育研究、教育探索的认识,更是她自己存在的心灵方式。



丁伟老师作主题报告




入选教师主题报告



王海霞,女,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邯郸人,现任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书记、校长,兼任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校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34年。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北省骨干校长,河北省创新教育先进工作者,海淀区三八红旗手,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任新学校研究会常务理事,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荣誉副院长,海淀区初中教育专家组成员,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主题报告:《用教育家精神,涵养更多教育家型教师》

王海霞校长在报告中指出,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一背景下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和实践依然能够给予我们巨大的理论支撑和启发意义。在李吉林老师身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熠熠生辉,我们要在学校这片沃土上,用教育家精神涵养更多的教育家型教师。王海霞校长结合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创校8年来的课程教学创新和学生素养发展实践,分享了三点认识:一是要担当教育使命,给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和素养;二是要躬耕教坛,在教育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创新;三是要启智润心,让孩子在真实世界中面对挑战。

▲王海霞校长作主题报告


张琦,女,197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人,上海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党委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兼职教授,从事基础教育工作27年。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首批双名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展评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调查研究方法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主题报告:《心怀热爱 追光前行》

张琦老师在报告中,回顾了自己自1996年加入上海实验学校以来,如何在恽昭世老校长、徐红校长、袁霞如老师、徐崇文老师、曹培英老师等良师的指导下,从一位懵懂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经历。她认为,“名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将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让她真正品味到了研究的乐趣。李吉林老师“学、思、行、著”的四字箴言不仅为她指明了学术探索的路径,更成为她追求学术卓越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张琦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数学教学理念和特色:一是注重学生知识结构优化,秉承实验学校的数学课程打通中小学学科知识边界的传统,形成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教学设计风格,启发学生抓住数学本质主动建构;二是注重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数学眼光,感悟数学真谛;三是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设适当的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张琦老师的报告展现了她在与教育双向奔赴的28年中,始终怀有的对教育的探索和追寻。

▲张琦老师作主题报告


赵明,男,1974年1月出生,河南息县人,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教研处主任,从事基础教育28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原名师、中原英才计划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育对象,省优秀教师、省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名师、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省优质课大赛及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市政协委员、息县德艺双馨教师。


主题报告:《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情境教育”思想在青年教师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赵明老师在报告中分享了他对于情境教育、情境教学以及李吉林老师教育思想的深入思考,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发展的影响。他以个人经历引入主题,讲述了在南通大学和南通二附小的参观学习经历是如何加深了他对情境教育的理解。他分享了李吉林老师丰富的育人成果对他的启发,他认为一个人的梦想可能是空想,但一群人的行动可以成为改变现实的起点,情境教育就是给了教育者们共同的梦想。他还讨论了情境教育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力,以及如何通过情境教育来重新定义课程和学习。

▲赵明老师作主题报告


彭建,男,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九江人,四川省简阳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从事基础教育工作16年。四川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优秀团干部、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基层科协先进个人、成都市科普人物。由于教学教育业绩突出,他连续两年获得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记功”表彰。

主题报告:《立足教育,多元发展》

彭建老师在报告中带领大家重温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思语,指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李吉林老师的教育智慧可以成为照亮我们前进路上的光。他从自己的一线教学和研究工作出发,强调了师德、真情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指出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激发潜能。最后,彭老师以“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作为结束语,表达了他对教育质量的坚持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

▲彭建老师作主题报告


葛敏辉,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东阳人,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24年。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浙派名校长培养对象。先后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长三角地区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青年英才奖、金华市名师等荣誉称号,2022年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题报告:《用概念构图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探索》

葛敏辉校长感谢华东师大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给予他的这一“里程碑式”的荣誉,感谢李吉林老师用一生的智慧和热忱创设了影响深远的情境教育,给无数一线老师指明了方向。在李吉林老师精神的感召下,葛敏辉校长和老师们一起扎根课堂,做真研究,努力用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在报告中,他阐述了强调“教学评一致性”是当下落实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方式和改变当前课堂教学困境的迫切需求,是新课改和新课标背景下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他结合自己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概念构图撬动教学深度变革的实践研究”,分享了概念构图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教育中的本土化改进,介绍了如何通过概念构图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提出了一个包括确定目标、设计任务、实施活动和审视目标等环节的概念构图教学框架,以及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评估的层次标准的方法。


▲葛敏辉老师作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