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4-06-05

5月30日下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海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教授等出席开题会并作评议发言。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教授主持。

▲冯建军教授主持




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教授首先致辞。他对各位莅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围绕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基本情况,他充分肯定了该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指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完善各级各类教师培养、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他恳切希望到会各位专家能够为此项目的开展多提宝贵建议,也希望课题团队能够充分吸收专家意见,产出更加优秀的标志性成果。

▲吕志峰教授致辞

项目首席专家代蕊华教授作课题开题汇报。他从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等六个方面介绍项目的前期工作和未来构想。通过对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与问题的分析,阐述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在阐明项目的总体问题、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框架,明确课题研究在学术思想、学科建设、实践运用与服务决策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代蕊华教授作汇报



之后,与会专家对课题进行了评议。

关于高质量教师从哪里来和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杨振峰副主任指出,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应从加强教师专业训练、重视教师群体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条件性支持等方面展开。他表示课题关注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问题,并从历史发展、教师队伍结构、能力素养、激励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创新性,建议课题研究对象不仅关注教师,还可以关注校长、教育管理者以及社会各行各业。

▲杨振峰副主任评议

柯政教授从高等教育方面给出建议,他指出高等教育应完善育人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建设,有的放矢地培养高层次战略人才。

▲柯政教授评议

黄海涛教授肯定了课题的整体研究设计和研究价值,并从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数字化转型、教师管理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他指出应当落实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以教育家精神作为师风师德长效的常态化的建设路径和策略,并且加强师风师德的评价研究。教师素养建设不仅要关注数字化转型这一重要领域,同时应关注交叉学科对教师素养建设的重要作用。

▲黄海涛教授评议

吕志峰教授聚焦公费师范生培养,强调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应突出专业素养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思考如何平衡公费师范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优师计划、国优计划等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唐玉光教授肯定了课题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强调应加强对未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预测,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他建议研究重点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并在课题研究中关注不同地区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需求。

▲唐玉光教授评议

冯建军教授从人口结构和城乡发展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角度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未来学前教师和小学教师数量大量富余的背景下,课题应将研究聚焦于基础教育阶段,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进行针对性调研。


课题组主要成员李瑾瑜教授、王红教授、荀渊教授、周彬教授、刘莉莉教授、王艳玲教授、李宝敏教授、王美副研究员等从不同角度对课题研究做了说明。最后,代蕊华教授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和老师表示感谢。他表示,各位专家和老师所提出的意见给课题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后续课题组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学者建议,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