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上午,由上海市教育专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承办的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高峰论坛:“构建基础外语教育新生态”——束定芳外语“高峰计划”项目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出席活动的有来自全国高校的知名外语教学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领导、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代表、全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或主持基础教育工作的负责人,上海外语名师、教研员、特级教师和双名工程主持人,江苏、浙江的部分教研员、英语教学名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等百余人。
论坛开始前,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的吕晶晶副教授介绍了参加会议的嘉宾,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程晓副教授主持,分为束定芳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述评、束定芳教授关于构建外语教育新生态的发言、领导致辞、专家代表研讨发言、总结五个环节。
程晓副教授主持论坛
部分出席活动的嘉宾
一、束定芳教授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述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郭宝仙教授做了题为《“从学者到参与者、引领者”——束定芳教授外语教育思想研究述评》的报告(主标题引自对何亚男老师的访谈),报告从研究背景、束定芳教授的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束定芳教授的外语教育理念与主张、思考与感悟四方面展开。郭教授介绍说,此次高峰论坛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担的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上海名师教学思想提炼计划”的一项工作,项目的目标是提炼、传播名师教育思想,探索名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她带领的项目组阅读和分析了作为英语学科名师计划一员的束定芳教授的论著、教材、会议发言等文献,访谈了束教授本人、一线教师、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访谈录和思想提炼初稿这两个阶段性成果。
郭教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束定芳教授的外语教育研究和实践:研究概况、外语教育调研与实验、教材编写和上海基础外语教育改革实践。郭教授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表指出,束教授的研究领域跨越语言学和外语教学两个领域,他的论文与著作被引用和被下载频率之高在文科领域比较少见。束教授不仅论著成果丰硕,还开展了大量的外语教育调研与实验,涉及中国人外语学习的规律、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多个方面,他还主编多套中小学、大学英语教材和学习资料。束教授担任上海基础英语教育教学基地首席专家后,依托基地、通过新高中教材编写与推广及担任上外附中校长等,在上海基础英语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教改研究与实践活动。
郭教授指出,束定芳教授多元的身份(学者、中学校长、学刊主编、教材主编等)、专业领域(语言学、语言教学等)和研究学段(大学、中小学),使他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有着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与实践,这是他作为名师的独特性特征。郭教授课题组对束教授外语教育思想提炼的研究目标定位为,努力理解和描述作为“完整的人”的名师,而非仅仅关注他在某一方面,如基础教育领域的贡献,可以更好地体现上海高峰项目引领全国的价值和意义。束教授的外语教育理念与主张内涵丰富,例如,中国人外语学习规律、外语教改十六字方针、整合性课程观、学生中心的教材观等等。限于时间,郭教授重点介绍了跟基础教育紧密相关的整合性课程观、学生中心教材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观包括科研先导、编研一体;立足实际,兼容并蓄;学生意识,多维融合;继承与发展;发挥教材促进、引领教师发展的功能;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六个方面。
郭教授认为,从束教授及其外语教育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启迪:一是束教授所倡导和践行的外语教研路径与策略,包括顶天立地,开展研究、继承与发展、理论联系实践和多元融合等四个方面。二是束教授的个性品质,如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实事求是、敢说真话、谦和儒雅与团结合作等在他的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郭教授希望英语教育界能够对束教授的外语教育理念和主张开展更多的研究,在实践中有更多的探讨,一线教师和外语教育研究者能从束教授的专业成长经历中获得设计专业发展路径的启迪,更好地实现上海名师高峰项目的目标和意义。
郭宝仙教授发言
二、“构建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生态”理念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上海市“双名工程”英语学科高峰计划主持人束定芳教授做了题为“构建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生态”的发言,束教授首先对促成和参加这次活动的所有人对英语基地和他本人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束教授认为,外语教育教学是一个由政府系统、社会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个人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只有外语教育生态体系中各参与方各尽其责,协同合作,外语教育教学才能不断优化,不断进步。他通过上外附中的优秀外语学习者、上海曹杨二中的德语课程以及上海市高中英语新教材编写三个案例,阐释了“外语教育教学是个生态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束教授表示,根据上海市教委对学科基地的定位,英语基地做的工作需要“顶天立地”,“顶天”指的是对接国家需求、国家标准、国际水平;“立地”指的是扎根教学实践,对接学校一线教师需求,对接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英语基地为上海的基础外语教育教学生态体系注入了新元素和活力,已经对上海的基础外语教育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外语界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取向,影响外语教学实践,进而影响中国的教育,影响中国的未来。
束定芳教授发言
三、领导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姜锋书记为此次论坛致辞。他认为束教授对研究和实践总是有很好的、系统的策划,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束教授还是一个很受得了委屈的人。
姜书记针对习主席在谈论我们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时的讲话,总结出了四点能力: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他认为束教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很好地践行了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
姜锋书记指出,今天的活动虽然冠以束老师的名字,但是代表的是在座的各位学者、各位在一线的老师们辛勤的探索。整个外语教育就是一个事业、一个生态,在座的各位同仁都是这个生态里的一部分。
姜锋书记致辞
四、专家代表研讨发言
八位专家与大家交流自己对束教授外语教育教学理念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发言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庄智象教授。庄教授与束教授交往三十多年,非常清楚他走过来的历程。他说,有时候我们看到束教授做成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成果很好,得了奖,其实后面付出很多的辛劳。每一次成功的背后,如果要讲故事,可以讲很多。那个故事远远比他的成果呈现出来的东西要精彩得多。
庄教授认为束教授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研究生读的是普通语言学,博士研究的是应用语言学,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的视野、眼界完全不一样。束教授最大的特点是把学术研究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尤其是这几年,把论文写在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的土地上,这是难能可贵的。
庄教授认为,大家应该好好关注两件事情:一是构建中国外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把我们的论文写在我们祖国的外语教育的大地上;另一个是要更多地关注中小学外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情况。如果我们把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外语的认知过程和特点能够好好地总结出来,这对我国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教学效益,都是巨大的社会财富。庄教授希望束教授的英语基地在后面的五年、十年当中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好是做一个跟踪调查研究。
庄智象教授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高中和义务教育英语组课标修订组组长梅德明教授认为,束教授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如果要对束教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他所带领的课题做一个评价的话,他打的是满分。
梅教授说,他几乎走遍了全国,但是没有看到有哪一所大学,有这么一位教授,有这样的领导支持(基础教育教学)这项工作,这令他十分感动。能够做这样的工作,他认为是情怀,是他的品格,是他的能力,这三者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位教授,这样一个团队。他感到上海市的英语教育教学基地是一个真正的基地,基地的带头人真的非常了不起。
他认为,束教授是一位有国际视野,而且打通国际教材研究、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如果没有他发挥作用,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国际上著名的教材专家、语言习得专家进入上海地区的教材编写。
梅教授还指出,即将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标突出的一点是所有的学科教育都围绕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每个学科都有跨学科要求,朝着2035目标,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
梅教授说,教材编写要有一个目标:一定要充满着爱,把我们的教育跟国家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个人的命运都放在心坎上。束教授其实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基地,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也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他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多的工作。当然,这个工作(教材编写)确实不好做。爱一个人,让他编教材;恨一个人,也是让他编教材。所以编教材的过程是爱恨交集,成为一个复杂体。
梅德明教授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原副校长张绍杰教授是束教授外语界的同行、老朋友,他认为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束教授:他是扎根于基础外语教育实践,构建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和引导者。他指出,束教授作为外语类院校的教授,能够参与到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令他十分钦佩。过去外语师范院校的老一辈全心全意做基础教育,长期进入基础教育中,去指导、去总结。现在我们也高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大旗,但是现实情况是年轻的一代不愿意到基础外语教育的土壤中去研究、去培养。我们的外语教师教育在这样的转型背景下,应该往哪儿走?束定芳教授为我们师范大学的教授树立了一面旗帜,值得我们去推广、去学习。张教授说,我们都在探索中国人怎么能学好外语?束定芳教授就是一个践行者,他在引领我们往这个方向努力,去建构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体系。
张绍杰教授发言
湖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刘正光教授最佩服束老师的是,他对基础教育的初心不改、一往情深。四十年始终不改,是坚守的四十年,奉献的四十年,春华秋实的四十年,成功的四十年。他认为束教授始终是对基础外语教育各阶段开展外语教育改革的践行者,始于斯、成于斯、爱于斯。刘教授说,束教授做上外附中校长,没有级别,没拿一分钱的待遇,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也是觉得不可理解的事情,他找到了一个实现自己基础外语教育前瞻性想法的平台,可能这是让他获得最大满足的事情。
刘教授说,束教授对基地的定位是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束教授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设计者。他对学生主要是给信任、给推力。在这种宽容、信任当中,他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为了顶梁柱。所以,人才培养真的需要导师有很好的前瞻意识、组织意识,甚至设计师意识。
刘正光教授发言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特级教师、原校长何亚男老师指出,束教授是上海市第四期普教系统双名工程名师中唯一的一位高校教授,在对上外附中进行督导过程中,束教授担任上外附中校长时的工作给她印象最深的有两方面:一是束教授对学校课程,如双语、多语、中国文化课程的打造;二是他把上外附中的大门打开了。上外附中有十几年都是关着门自己在做,但是束教授做了校长后,使普通中学的老师能够走进上外附中,也使上外附中的老师有机会来参与上海市各级的教研活动,为他们拓展了专业发展的道路。何老师2019年参加了上外附中公开的教学展示活动,上外附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英语能力给所有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何老师认为束教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学者,他的英语教育思想、教学观、教材观使他在上海英语教育教学基地的工作中都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编写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把新教材的理念,通过实践的工作,深入人心,让一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体验,很多老师从中获得成就感。
如果要用三个词来描述束教授在她心中的形象,何老师想用三个词:第一是“学者”,束教授是大学教授,对英语教育理论有非常深厚的研究;第二,他是上海基础英语教育的“参与者”,因为他参与了上外附中的工作,参与了英语基地的工作,组织了教材的编写。第三,他还是“引领者”。何老师非常期待束教授能利用基地的影响力,发挥基地校的作用,引领上海的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何亚男老师发言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级教师、上海市高中英语教研员汤青老师感谢束教授促进她做好一名教研员。她说,我们先要把事情做出来,想明白之后要把事情说清楚,说清楚之后要写下来。这是她做教研员工作十几年来一贯的工作方式,逐步在做出来、说明白、写下来的过程中,理清了思路,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带领教研团队一起成长。2017年新课标推出后,束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全国优质的资源,做了一个学期的专题系列讲座,还让一线教师对照当时的教材写下案例和自己的感受,形成了一线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的课标学习成果。教师们还在束教授的引领下,一路沿着教材编写的过程,细细对着课标,理清了教学的要求及教材自然单元和学习知识板块的不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进阶的思考。
汤青老师总结道,与束教授的接触中,她是在与智者的对话中成长。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随着新教材的推进,逐渐开展了新教材的试教试用。老师们在与束教授的对话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束老师在全部接纳的同时,不断帮助教师们理清对教材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一线教师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教材的方案,还知道了教材是什么,思考了如何用教材教,编教材的过程给老师们带来的启发,就是在做中学。
汤青老师发言
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高中英语课标组核心成员程晓堂教授没能到现场参加这次论坛,但是录制了视频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在程教授看来,束定芳教授在英语教育界或者整个外语教育界的影响非常巨大。他为人比较低调,但是他的思想、理论与实践其实很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也值得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推广。程教授认为这些年上海市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由于束定芳教授主持的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程教授说,束教授有几个方面令他钦佩和值得学习:第一个方面,束定芳教授既研究语言学,也研究外语教学,既是语言学家,也是外语教学专家。他在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应该说和语言学研究具有同等的学术造诣。第二个方面,束定芳教授既研究高校外语教学的问题,也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的问题,两个领域都兼顾,而且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程教授说,很少见到有外语教育界的专家,既全面系统地研究高校的外语教学,也深入中小学一线课堂开展研究,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三个方面,束定芳教授既是理论研究者,也是实践研究者。第四个方面,束定芳教授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既有批判的精神,也有创新的精神。他既能够发现问题、批评问题,又能够提出自己的思想,提出既反映先进理念,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或教学途径,他的批判与创新的结合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程教授指出,束定芳教授确实有他的追求,尤其是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追求,那就是解决我们中国外语教学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他特别注重结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以及学习者的需求、国家的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他提出既反映前沿理论,又接地气,又能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思想。程教授认为,这也是这次研讨会总结交流束定芳教授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意义。他希望这个会议以后,能够以某种形式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来推广实践束定芳教授在过去几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的思想。
程晓堂教授通过线上视频与大家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的徐锦芬教授也通过视频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徐教授指出,作为我国外语界知名专家学者,束定芳教授一直关注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孜孜以求、不懈努力。束教授在外语教学、学术研究和刊物编辑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彰显了一名优秀学者的严谨治学和责任担当。束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使命感和在外语教育领域年复一年的耕耘与付出,使他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外语教材编写、外语教学与评估、教师发展等诸多领域都有建树,而尤为令她感到钦佩的是束老师为推动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展的锐意创新和持之以恒的付出。
徐教授认为,束教授是基础外语教育领域求真务实的践行者。束老师及其团队扎根中国基础外语教学实践,从广泛调研深入了解教学实际,到大胆创新锐意开展教改实验,表现出来的外语教学理论功底、问题意识和研究素养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近二十年来围绕基础外语教育所做的努力和坚持更是难能可贵。由束老师担任首席专家的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很好地发挥了上海高校对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智力支持作用。英语基地在教材编写、课标研究和教师教育三项重点工作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
徐教授说:“我与束老师相识多年,他是我生活和学术上的良师益友。对束老师了解越多,越钦佩他对外语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和为之付出的那份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未来束老师和他的团队会为中国基础外语教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锦芬教授通过线上视频与大家交流
五、总结发言
论坛的最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钱玲女士作总结发言。钱书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外语学习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而时间和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稀缺的社会资源,所以我们现在的外语教育教学是否可以再做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是否可以在整个的人才培养当中,对于个人、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特别是对于整个国家战略发展、对于我们当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思考如何来进一步对接?由此她认为这次论坛意义非常重大。
钱书记指出,束教授在外语教育领域深耕了三十多年,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方向领域,她特别喜欢郭宝仙老师文章的标题:“理论与实践并重,理想与现实结合”,这个标题非常全面地概括了束教授的研究,他的特点,包括他的为人处事、干事业的特点。束教授的学术研究与书斋里的学者有很大不同,他是扎根在中国大地、扎根校园的。他深入到不同层面的中小学、不同的外国语言的教育教学当中。他以坚实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同时因为有数据、有事实,束教授能够做出大胆的开拓创新,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创见。
钱书记说,束教授担任上外附中校长三年,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和努力,在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教师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上花了很多的功夫,为学校搭建和开拓了很多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这三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做很周密的、长期的规划,需要去说服学校层面、老师、家长、学生的参与,能够在三年当中不断跟踪,对所有参与者是一种学习,对所有的参与老师和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深刻的、甚至是终生的。感谢束校长的辛勤付出。
钱书记说,非常有幸在工作中和束定芳教授有近距离的接触。束教授是一位顶尖学者,但是平时工作交流中又非常低调、谦和,非常善于团结大家,能够坚持,因为他有大格局、大情怀,也有非常强的能力。她认为,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不仅仅满足于促进一所学校、一个个体的成长,更是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形成中国特色、上海水平的成果。她衷心地希望,束教授在外语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得到传播、落地、开花、结果,让更多人得到启发,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这一工作创造的社会价值巨大,可以说是“善莫大焉”。
钱玲书记总结发言
此次论坛围绕束定芳教授的“构建基础外语教育新生态”的教学理念展开,外语教育教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云集,讲述了自己对束教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认识和感悟,令参与这次论坛的听众获益匪浅。
文字 |翁业秋
摄影 |王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