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当出行受到限制、当物资购买变得不易,当线下课堂被按下暂停键,教师教育学院的师生克服种种困难,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政策,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和教学活动。
在这关键的抗疫时期,学院的老师们时时牵挂着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状态,数学方向的徐斌艳老师、汪晓勤老师、朱雁老师、柳笛老师、邹佳晨老师,院办公室的占丰菊老师,以及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汇聚于微信群“数学教育大群”。虽然大家相隔的物理距离很远,但老师们关切的问候和积极的互动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犹如春日阳光温暖了每一位同学。
从3.27建群起,朱雁老师就一直是活跃群气氛的“积极分子”,从清晨的一句“早安”开启新的话题,用深夜的“晚安”告别充实的一天。每日的分享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们正与大家一同积极地学习与生活。
朱雁老师通过一曲《蛤蜊炖蛋》(谐音“隔离等待”)触发了乡音的开关,调动了大家的分享欲。群里瞬间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纷纷用语音表达方言版的“蛤蜊炖蛋”,例如韦旭的四川话版、陈斯皝的江西抚州话版和广东话版、刘叶青的江苏盐城话版、黄永晟的上海话版······在其乐融融的对话中,朱雁老师也不忘提醒大家“家乡话要拾起来,这是一种文化传承”。
朱雁老师不仅关注同学们的整体情况,而且针对性地关心有特殊情况的同学,尤其是住在校外的刘叶青同学、刘梦哲同学、朱佳威同学和王烺同学。另外,在校的同学们分散在不同片区,片区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朱雁老师特别地宽慰了在3舍和白玉路“足不出户”的同学们。
“有困难,一定要告诉大家,一起想办法”
“要相信学校会照顾好大家的,大家也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才能够尽快回到校园”
“学院、学校的全体老师都无时无刻
记挂着大家的生活(和学习)”
朱雁老师的谆谆叮嘱和殷殷关切如一股暖流浸润了大家的心灵,同学们都相信学校和学院是无比坚实的后盾,共克时艰!
在日常的交谈中,朱雁老师总是抓住机会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活情境中的数学,充分体现了学科特色。例如在抢菜的情境中构建项目化学习;发餐的规律类似统计学中的趋中性;如何判别是应用题还是建模题,从倒置的表情包联想几何变换的教学······
“站在评价的角度,教师在提问时是不用给问题的难度下定义的,这样会影响学生的作答”
“班级内的学生能力各有不同,需兼顾所有学生”
“教师的判断不完全等同于学生的判断”
当大家沉浸在数学谜语的乐趣中时,朱雁老师却捕捉到了“最后一个简单的”这一引导语句,启发大家在提问时不用给题目的难度下定义。每当有新的讲座时,朱雁老师就会把通知转发在群中,不错失每一个带领大家“学习”的机会。针对同学的疑问,朱雁老师更是会耐心地解答,为大家提供了全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阳光和煦,春风絮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会过去!期盼着能够早日相聚在丽娃河畔。
撰稿:孔雯晴
期待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