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学术团队联合承办的2017年“科学教育与传播”国际知名学者报告会,暨“教育部-中国科协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研究生中外教授联合公开课(第三期)于11月12日在文科大楼1306室成功举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馆的师生及研究人员参加本期研讨。
联合公开课由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学会主席、法国勃艮第大学Daniel Raichvarg教授主讲,我校教师教育学院裴新宁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安维复教授分别主持,分上下午两场举行。
第一场的主题为“科学戏剧:公众科学传播的一种诠释技艺”(Science Theater: An Interpretive Technique for Communicating Science to the Public)。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表征的特殊形式,戏剧在公众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科学戏剧实践也在许多国家广为开展。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科学阐释着带有持久性的自然之法则。当科学遇到戏剧,当我们在从事科学戏剧的创作与演绎时,这两种不同的思考系统发生着碰撞。
Raichvarg教授生动地诠释了科学戏剧的两个重要作用。首先,科学戏剧营造了一种氛围,其直接加强了对科学——这种人类生产得以可能的各种来源的检视。这一老话题,在科学戏剧中不时地出现。科学戏剧创作要考虑的是,舞台上,科学家的角色是什么?其科学思想为何以及如何作为情节展开的一种“扰动”或“触点”?当科学实验室可以作为一个“令人惊悚的城堡”,而故事可能就在此中展开,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其次,科学戏剧推动着我们去分析可能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诠释过程,包括从作者到公众。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戏剧是将科学浸润于整体文化之中的一种好方式的原因。但是,科学戏剧并非总是与科学友好地相处,它还质疑科学。
新媒体时代依然需要戏剧。科学传播也可以抛开硬技术,用基于真实情境的戏剧来演绎。科学发表、科学研究、科学工具都可以作为戏剧的素材,将科学戏剧作为科学(即使是知识)的社会用途,取得了成功。
科学戏剧借助艺术的形式,将生涩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台词,将科学世界中的复杂性展现给大众,引发更多的参与,让难以触及科学的多样的公众,走近科学。在科学戏剧的创作和演绎中,角色、工具场景和事件是三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Raichvarg教授例举了以伽利略和巴斯德为原型的科学戏剧的创作,并展示了DNA双螺旋的幕后发现者之一Rosiland Franklin女士的故事,由此解释如何适当地设置科学争议以驱动戏剧情节,如何将真实、复杂的科学问题加以戏剧演绎,如何实现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科学教育的完美融合。Raichvarg教授还现场演示了以居里夫妇在实验室关于放射性元素铀的对话为故事线索的剧目台词。
图 1 Daniel Raichvarg 教授讲解科学戏选择文件剧
科学传播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一席。Daniel Raichvarg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有着各种光鲜亮丽的背景,但他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却难以通过评审。欧盟的很多科技项目资助,科研人员在设计项目书时就须将科学传播作为必然的组成部分,包括要说明新的科技发明对百姓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向“外行”传播研究成果。如果没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和教育的话,项目就不会得到支持。
裴新宁教授对Raichvarg教授的主讲做了评论,并引导同学们讨论。其中一个热点话题是如何处理好科学之“知识”与科学之“秀”的关系。“知识”并非指“教学性知识”,真正理解科学,必须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后果。这就涉及了在今天的环境中我们应当如何重建科学教育与传播的问题。研究世界(research world)可能是正确的,但科学世界是进展中的,且处于社会系统之中。如何在研究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科学教育和传播工作者要着重考虑的。另一方面,科学家,包括准科学家,要直接参与科普,将其作为科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相应的科学传播的政策;国际研究以及华东师大团队的实践也表明,科学传播有利于科学家的研究创新,并有利于其科学事业的成功。与真实科学的互动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和新探索的地方。
图 2 裴新宁教授点评
第二场,在上午讨论的基础上,Daniel Raichvarg教授带来了题为“科学、社会与传播:模式及影响”(Sciences, Society, Communication: Models and Consequences)的报告。在报告中,教授深入诠释了科学传播的三种基本模式,即缺失模式(Deficit model)、交响乐模式(Orchestral model)和STS模式(STS model),举例剖析了相关研究框架中的四个基本要素:问题、社会参与者、媒体以及实践用途,指出了科学传播中的研究问题和研究领域。
科学是媒体的一颗明星,电影、电视及传统大众媒体都以“科学”来制造故事和新闻,新兴媒体也常常以科学话题吸引公众,许多的作家、博物馆展教设计人员、舞台导演,当然还有教育工作者也都参与到科学话题的讨论和传播之中。但是种种不满甚至抱怨时而有之。科技工作者认为,媒体中的科学要么没什么意义,要么超出了公众的理解力。比如欧洲国家的科研人员反映,报刊上的科学报道太过一般性,似乎没有传递科学意义。而同时报刊记者则苦水满腹,说及跟科学家沟通时的困难,有的科学家认为自己忙于科研没时间,有的则觉得做科学传播就减低了科研成果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在许多国家普遍存在,但是必须找到解决办法。
图 3 . Daniel Raichvarg 教授介绍科学传播模式
Raichvarg教授展示了其实验室(CIMEOS)与法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合作,科学传播工作者与生化科学家一起,将癌症病因及防治的最新科学发明,制作成多种科普作品:戏剧、公众(主要是中小学生)现场探究、儿童绘本等。科学家直接进行传播,消除了多种由于中介知识所造成的公众与科学世界的隔阂,甚至误解,有效地增进了公民的科学决策参与和科学觉识。
上海交通大学的安维复教授主持了下午的讨论,并对Raichvarg的主讲进行评论。传统的科学观只把科学看作是理论和观察实验。安教授强调,事实上,科学传播不在科学之外,就在科学之中。它不仅仅是科学传播工作者的事,更应是科学家的重要责任。这是当下国际上的重要立场。安教授还就当下国际上科学知识论及科学传播研究的不同流派和新近发展进行了生动讲解,为现场参与人员深入理解科学传播的理论和模式提供支架、进行点播。现场还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伪科学大行其道”、“如何处理社会性科学议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现场师生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学生们更多地被媒介包围着,我们获得的科学知识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真正的科学家或科学产生的场景,而是从媒介那里获得的。这些东西形塑着我们关于科学的观念。所以科学传播的真假和质量就太重要了!我们试图运用什么样的手段、传播什么样的内容,是情境性的,不能搞大一统、一刀切。我们必须考虑受众是谁,还要兼顾传播发生的文化性和地方性。今天,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大量涌现,另一方面虚假传播及各种问题时而发生,需要我们去批判性地思考,也要培养公众的批判性思考技能。科学讲究求真,但是我们往往看不清科学的真实世界。这启发我们从更大的层面上去激发一种教育的合作,这是社会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
图 4 安维复教授点评
本次公开课集结了法国勃艮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三位资深教授,来自两所大学的优秀青年学者也奉献了智慧,给同学们带来了有关科学教育与传播的学术盛宴,在场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图 5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