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教育原著,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教育博士培养质量,2022级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博士首期读书分享会顺利举行。读书会分四个学习小组进行,共举办了四场。范国睿教授、荀渊教授、马和民教授、刘莉莉教授、潘苏东教授、郑太年教授等多位老师莅临指导。
第一场读书会于2022年10月20日进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第一学习小组同学对近期的阅读成果进行了分享交流。交流会中,专家老师们首先对教师教育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接着,各位博士生相继分享了自己近期的阅读书目,如组长徐芳老师通过《给青年教师的36条成长建议》,分享了她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心路体会;林徐劢和简焕森用《情深意切话数学》和《数学教育研究手册》带领大家徜徉了数学学科教学领域的艺术与方法。此外,任虎虎、潘露、孙玉桃、李环宇、舒适、王文娇和方涵老师就教学设计、学业成就、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教育思想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下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场读书会于2022年11月19日举行,范国睿、马和民、刘莉莉三位导师受邀在线上莅临指导。三位导师结合自身的经验与同学们就“读书”这个主题进行了分享和指导。
范国睿教授指出,教育博士的读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泛读,可以广泛阅读教育经典著作甚至是人文社科方面的著作,以夯实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的“学养”;准备博士论文时,可以进行专题性阅读,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集中读一些学术论文或著作章节,增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刘莉莉教授认为,“啃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书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根据别人的建议选择书目阅读,逐渐内化吸收。第二个阶段是带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读书。第三阶段是把书读薄,读出自己的逻辑。第四个阶段是把书从薄再读厚,带着自己对问题的诠释和理解。第五个阶段是可以自己写书。马和民教授谈到,要关注“三个三”的读书法:第一,将众多的书和论文分为“泛读、略读、精读”三类;第二,在精读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三本经典阅读:一是指导自己做教育科研方法类的书;二是对自身产生重要思想影响或启发的经典书;三是值得模仿学习的由优秀博士论文形成的书或论文本身;第三,掌握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值得进一步阅读和引用的三类书:一是值得模仿学习的3本重要经典;二是具有启发和引用价值的30本精品书;三是具有资料引用价值的300本书。
(第五学习小组)
第三场读书会于2022年12月29日下午举行,来自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第三学习小组的全体博士生都参加了本场读书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太年教授应邀出席。大家均就近期所阅读的书籍进行了分享交流。读书活动中,同学们们围绕《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二辑)》《什么是教育》两本书籍,结合各自的读书体会、工作经验,从学习动机、技术支持、文化教育、外语教学、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阅读分享与交流,深刻领悟了“教育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含义。导师们对同学们热情参与读书会的态度表示肯定,并就读书意义、方法以及对交流内容进行了分享和指导。
(第三学习小组)
第四学习小组在2023年1月13日举行了第四场读书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荀渊教授受邀出席指导。分享会中,针对同学们对《大学的终结》一书的分享,荀渊老师引导大家要学会重新思考大学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对大学的影响,并提出要提升阅读的难度,不断挑战自己,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重视采用团队学习以及各种探究式教学方式,如专题研讨、现场研究、案例分析及社会调查等,以促进博士生的经验共享与合作反思。本次读书分享会,通过导师们的点评、同学们的分享,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的学术学习的交流机会。后续还将通过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分享会的形式来提升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水平,促进其学业在更高水平上获得良好的成果。
( 统稿:汪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