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颁奖典礼暨李吉林卓越教师报告会
2025年7月19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师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颁奖典礼暨李吉林卓越教师报告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李吉林的家人、生前挚友及弟子,来自华东师大、南京师大、南通大学、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以及来自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训基地和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卓越教师暑期培训班学员等二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情境教育薪火相传。


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俞虹主持




典礼伊始,与会者们共同观看了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五周年回顾短片《用心用爱,憧憬着未来》,重温基金助力基础教育一线卓越教师成长和优秀未来教师培养的初心与坚守。随后,李吉林先生当年的学生、弟子及曾就读于其工作过的通师二附的师生们进行了精彩的诗朗诵表演——《诗化教育,创意人生》,生动再现李吉林先生波澜壮阔的情境教育探索历程,将现场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情境教育探索岁月。

诗朗诵《诗化教育,创意人生》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任开蕾在致辞中指出,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的设立是华东师大传承教育家精神、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五年来,基金已支持 35 位卓越教师,他们秉承李吉林先生的教育理想,躬耕教坛。任开蕾秘书长强调,在人工智能掀起教育变革的当下,李吉林先生的情境教育思想为教育创新提供了重要锚点,情境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其价值在国际学习科学领域亦备受关注,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践行教育家精神,成为像李吉林先生一样的好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任开蕾致辞
随后,李吉林老师之子、中国插花花艺大师刘飞鸣先生和任开蕾秘书长共同为入选第五届“李吉林卓越教师支持计划”的5位入选教师颁奖并赠送《李吉林年谱长编》一书,上海市行知中学副校长闫白洋老师作为代表发表发言,他以“让学生眼中重新有光”为题,回顾了自己受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启发,在教学中探索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实践历程,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持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情境教育之花在更多课堂绽放。
第五届“李吉林卓越教师支持计划”颁奖仪式


获奖教师代表闫白洋发言
活动上,南通江淮衬布有限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为“李吉林教育专项基金”捐赠人民币50万元。刘峰总经理和张赫副秘书长作为双方代表签署捐赠协议,任开蕾秘书长,代蕊华院长,刘飞鸣先生和刘建董事长在旁共同见证。随后,第六届 “李吉林卓越教师支持计划” 正式发布,相关评选通知将在华东师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师教育学院、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公众号等平台同步发布。


捐赠签约仪式 第六届“李吉林卓越教师支持计划”正式启动
刘建董事长在发言中表示,此次捐赠是对李吉林教育精神的传承,李吉林先生深耕教育60余年,其情境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自己作为通师二附的毕业生深受其益,未来将持续关注基金发展,助力教育事业。这笔捐赠“承载双重感恩”,既是对所有良师益友的致敬,也是对情境教育参天大树的反哺。

南通江淮衬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致辞
赠书仪式上,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王灿明教授向华东师大捐赠由其主编的《新时代中国情境教育研究丛书》,代蕊华院长代表学校接受赠书并致谢。

《新时代中国情境教育研究丛书》赠书仪式
随后活动进入“李吉林卓越教师报告会”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吉林基金管委会副主任王美老师主持。

李吉林卓越教师报告会主持人王美老师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邓小泉以《李吉林的教育学术人生与贡献》为题,从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了李吉林先生从寒门学子到首批特级教师、再到享誉全国的教育家的四个发展阶段,突出呈现了情境教育思想从实践萌芽到理论建构、再到政策转化的学术历程。他认为,李吉林先生以“教育在情境中”架起教育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其学术贡献必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邓小泉教授作《李吉林的教育学术人生与贡献》报告
第五届“李吉林卓越教师支持计划”5位入选者先后分享各自在情境教育思想指引下的教育实践。上海市行知中学副校长闫白洋老师以《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为题,展示了知识图谱与自适应学习系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提出“让技术解决简单问题,让课堂回归育人本真”的主张;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师刘海舰老师以《从课堂实践到课程建构》为题,介绍了他立足乡土资源开发的“自然教育论”,以影像化教学破解学生“怕作文、怕文言文”难题,倡导“教育是慢的事业,静待花开”;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杨传冈老师以《一誓·一事·一世·一视:用初心丈量教育人生》为题,讲述了自己29年来以数学开放题研究破解学生学习困境、用科学方式破解教育难题的历程;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教师罗凯老师以《扎根·跨界:卓越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为题,分享了自己扎根边疆教育、跨界阅读与科研、带领学生走出县域走向全国的实践与思考,主张“卓越教师需兼具扎根定力与跨界活力”;贵州省凯里学院附中副校长刘波老师以《苗岭侗乡耕梦远,二十三载守心恒》为题,展示了将情境教育融入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以教育星火助力乡村振兴,“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案例。
五位获奖教师作报告会分享
随后,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成尚荣先生作题为《在李吉林教育信条引领下成为好教师》的特邀报告。他将李吉林教育思想凝练为九条教育信条,并以鲜活事例逐一阐释,指出李吉林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儿童、爱教育”,呼吁广大教师以信条为纲,在真实教育情境中“向前,永远向前;向上,不断向上”,在成为“竞走运动员”的同时努力成为“跳高运动员”,让教育家精神在一线课堂落地生根,为儿童快乐高效学习作为情境教育的终极目标,以科学精神探索教育规律。

成尚荣先生作特邀报告
活动最后,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李吉林老师以小学教师的身份登上教育学术高峰,其情境教育思想既解决了中国基础教育现实问题,也为世界基础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致敬与缅怀,更是一次精神的唤醒与行动的动员,期待更多教师在李吉林教育思想与教育家精神的照耀下,成为“有信条、有思想、善研究”的卓越实践者,共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代蕊华作总结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不仅是对李吉林先生教育精神的深切缅怀,让李吉林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更彰显了教育界传承教育家精神、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定决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微信号丨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
学院网站丨https://cte.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