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七期博士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发布时间:2018-06-14

        2018年5月30日下午2点,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术前沿研究暨首届博士研究生论坛第七期于中北校区文科大楼1313室拉开帷幕。本期论坛由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特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肖思汉副教授继上期精彩的《如何检索、阅读、处理文献》学术报告后,就《如何写文献述评——磨炼论证叙事的技艺》一题做报告。论坛由我院博士生周佳伟主持,各年级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本期论坛。

  • 如何梳理文献?

        肖思汉指出,梳理文献的实质在于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包括“类属分析”与“情境分析”。其中,“类属分析”是指分析在文献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话题/主题,它是以“名词”为主线的。而“情境分析”则关注关键人物和事件在情境中的发展演变,它是以“动词”为主线的。对于类属分析,他提出可通过变换参照框架获得新的类属,尝试建立树状、网状结构图,运用Nvivo等质性分析软件或者卡片辅助梳理。而就情境分析而言,他指出需要从人物和事件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他特别强调,从新手到进阶的过程,必须通过类属分析的磨炼。而若是想从进阶到高深,情境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他提醒我院研究生,若是能够将文献内容作为数据,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编码方式,将有助于逐步厘清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关联与差异,逐渐清晰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

  • 如何撰写述评?

        肖思汉特别指出,文献述评的本质是一种论证的修辞——论证作者的发现弥补/突破/推进了某一进程,作者就方法进行更新/改进/发展,作者重新定义/阐述/整合了某一视角。修辞的技艺在于文献的意义因读者的分析和阐释而存在。此过程是一个完成时与进行时互动的过程,而研究问题将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他用“下雨要不要带伞”、“情侣为何而吵架”这两个论证通俗的例子来解释何为论证与叙事,并以此说明论证叙事和陈述的本质区别。他强调,一篇好的文献述评,必定是论证与叙事的结合。在撰写述评前,要时常思考“我为什么要做文献述评”、“我搜集到的文献涉及到哪些类属”、“这些类属是如何在学术语境中发展的”、“这种发展跟我要研究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并以此提醒自己。而在撰写述评时,作者必须时刻反思“Why it matters”和“Who cares”,即“这为什么重要”和“谁会关心”。

在问答环节,肖思汉副教授就听众提出的“如何处理引言、述评、讨论之间的关系”、“如何变换参照框架”、“中英文语境下述评时措辞和逻辑的差异”等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和交流。下午4点,我院第六期博士研究生论坛圆满落下帷幕。